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王琰(字良璧/枣阳人)     朱洪(字宗海/归德人)

  贺霖(字时望/鄱阳人)      宋汉(字天章胶州人/已上成化间任)
  谢罃(字廷宪/祁门人)     张文言(字道显/河南人)
  彭程(字宪卿/鄱阳人)      (第 23b 页)
  朔方太守
 田飒(建武/初)
  西河太守
 窦融(建武/时)  杜敦(茂陵/人)   崔均(博陵/人)
  宋汉(长安人/永建中)
 邢纪(灵帝/时)
  汉宁太守
 张鲁 (第 20b 页)
 班彪(安陵人建武/初拜徐令)   廉范(杜陵人永平/中迁蜀太守)

 杨震(华阴人四/迁刺史)     宋汉(长安人永建/中西河太守)
 吉茂(池阳人建安/中拜议郎)   张既(高陵人除/新丰令)
 樊沂(漆人荆/襄刺史)     余 (第 11b 页)
  刘 果(长洲/进士)    朱 文(昆山/进士)
  张 锐(江都/进士)    毛 宪(馀姚/进士)
   宋 汉(胶州/进士)
    黄 肃(馀姚/)
  张 琏(巩县/进士)    张 镇(临清/进士)
  曾 鼎(永丰/进 (第 74b 页)
  王钦礼(为盐山令摘发奸伏积弊悉除邑士歌诗美之)

  明

  王 林(永乐初知青县以河决禾稼尽没痛不能救投水而死民于堤上立祠祀之名曰神堤)

   宋 汉(字天章胶州人成化年知庆云县首新学庙朔望诣明伦堂亲为诸生讲析经义按丁定
役贫富乃均辛丑饥敕遣赈贷汉分为三等计口给放夏不雨奏免夏税秋伤稼奏免秋粮寇警上
官檄诸邑发民兵会操汉言邑当冲要贼易出没宜存本境操肄以系人心上官嘉之萑苻亦遂屏

息)
  李 珙(字敬之济南举人正德中知南皮时畿内流寇势张城多陷惟南皮捍禦甚备贼所至皆
有内应珙烛其奸
(第 10a 页)
 (使/)刘玑(临清州/人知府)刘濂(临清州/人参议)马懋(馆陶人/布政使)孙圭(福山/人布)
 (政/使) 宋汉(胶州人/副使)
周弁(高密人/尘事)唐恺(阳信人/知府)孙识(商河/人知)
 (府/)李华(莒州/人)武卫(沂水人太 …… (第 43b 页)
 圭(福山人戊/戌进士)孙隆(栖霞/人)王轩(宁海州人/丁未进士)王宏(文登人/壬辰进)
 (士/)毛忠(掖县人/知县)李鼐(平度/州人) 宋汉(胶州人戊/戌进士)
王宪(胶州/人知)
 (县/)丁珝(海丰人甲/辰进士)乔隆(滨州/人)张应奎(蒲台人辛/丑进士)张信 (第 114a 页)
 桥羽(任城相梁/国睢阳人)刘儒(任城相东/郡阳平人)郑遂(任城/相)延广(胶东/太守)
 吴祐(胶东相陈/留长垣人)张寿(高密太守/不其人) 宋汉(东平相京/兆长安人)
郑默
 (东平太守/开封人)
三国魏
 官制一如两汉州佐增祭酒文学从事员掌书记支
 使又择州之才优有 (第 8b 页)
师谋元帅
佥曰护羌校尉马贤大将军梁商曰贤本西方斗筲之
子虽有割鸡之效然齿以老矣不如太中大夫 宋汉

从丁丑赦死罪以下及亡命赎罪各有差八月以弘农 (第 3b 页)
  先帝圣德享祚未永早弃鸿烈奸慝缘间人庶怨讟上
干和气疫疠为灾朕奉承大业未能宁济盖至理之本
稽弘德惠荡涤宿恶与人更始其大赦天下


  追策 宋汉(元年见宋弘傅)
  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前在方外仍统军
实怀柔异𩔖莫匪嘉绩戎车载戢边人用宁予录乃勋
(第 256b 页)
 ︹名宦︺︹汉︺杜延年(南阳人宣帝时为西/河太守治甚有名)冯立(杜陵人西/河太守善)
(立条教吏/民悦服) 宋汉(长安人延光中为西/河太守以恩威著称)
︹晋︺刁双(饶安/人孝)
(明时西河太守为/政清简吏民安悦)贾浑(魏昌人太安中为介休令/刘渊将乔晞攻 (第 27b 页)
(即位擢为将作大匠颉性狷介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常客止灵台中或十日不炊故旧各致礼)
(饷颉终/不受) 宋汉(宏弟嵩之孙嵩以刚彊孝烈著名官/至河南尹汉以经行举茂才四迁西)

(第 36a 页)
   七庙
三昭 三穆 太祖之庙 (王制/观德) (书七世之庙可以/祭法王立七庙)
(谷梁传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礼器云士一殷/荀子曰有天下者事七世 夏五庙禹二昭二穆)
(六庙契汤二昭二穆梁周后稷文王武王亲庙四 宋汉/
韦玄成议 晋宋齐 皆立亲庙 周舍论云晋 齐)
(梁立/七庙)
   六享
(他历/反) 献 (第 17b 页)
  周忠介公夫人六十序
忠臣义士天地閒之元气国家之优恤而崇奖
之者非为其私也所以自实其元气不使之冱

伏而重伤也虽然不独忠臣义士之身后有运
命也亦视国家之福焉有如天命不尝而景福
不再运祚促数祸乱荐仍虽有忠臣义士理之
无其人而恤之无其候则国家从可知矣故曰
视国家之福也三代而下忠臣义士之最多者
莫如 汉宋汉
之李固死十馀年得见存录其女
犹惴惴戒其弟无一言加于梁氏而党锢诸贤
收掠诛徙涂炭于阉寺之手其后以黄巾贼 (第 7b 页)
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灵,傥其歆享。(《后汉·杨震传》)

会葬宋汉策(永建中)

  太中大 夫宋
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前在方外,仍统军实,怀柔异类,莫匪嘉绩,戎车载戢,边人用宁。予录乃勋,引登九
于家。
宋由
按《后汉书·宋弘传》:弘弟子由,章和间为太尉,坐阿党窦宪,策免,自杀。二子:汉,登。 宋汉
按《后汉书·宋弘传》:弘弟子由,由子汉字 仲和,
以经行著名,举茂才,四迁西河太守。永建元年,为度辽将军,以威恩著。迁太仆,拜太中大夫,卒。
宋登
庆云县:
文庙:县治东南。
启圣祠。
文昌阁。
名宦祠:祀唐刺史薛大鼎,元县尹杨思义,明知县张彪, 宋汉
文森、杜玧、李宋、叶时敦、王之寀。皇清赠按察司佥事张必科。
乡贤祠:祀后唐平章事李愚,宋观察使张昭远
从孙汉
汉字仲和,以经行著名,举茂才,四迁西河太守。永建元年,为东平相、度辽将军,立名节,以威恩著称。迁太仆,上病自乞,拜太中大夫,卒。策曰:『太中大夫 宋汉,
清修雪白,正直无邪。前在方外,仍统军实,怀柔异类,莫匪嘉绩,戎车载戢,边人用宁。予录乃勋,引登九列。
射。

单于拔立四年薨,弟休利立。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永建三年立。四年,庞参迁大鸿胪,以东平相 宋汉
代为度辽将军。阳嘉二年,汉迁太仆,以乌桓校尉耿晔代为度辽将军。永和元年,晔病征,以护羌校尉马续代为度

二十五日癸丑。晴。气甚不平。虚汗沾身。
二十六日甲寅。晴。气不平。终日不出。
二十七日乙卯。晴。 宋汉,
金国,裴世春等。持胜捷状 启。船路上去。
二十八日丙辰。晴。宋汉为风所阻。还来。
二十九日丁巳。晴。 (第 297H 页)
恨未能寄迹其间。憧憧然惟梦想而神驰尔。岁丙寅九月十一日癸卵(一作卯)。余自宣城。迤到温溪谒姑母。龟城 宋仲和
鼎锡,金正甫必端。亦有事于宣。历汾江陶山而至。先是约与 (第 433H 页)
仲和
为清凉游。相见喜甚。同宿于吴国宾命观家。翌日甲辰入山。外弟吴周卿命泰其弟国宾,金正甫,义城金汝望宗岱 (第 433H 页)
实从之。携奴三马四。以备脚倦步行。登车踰岘。一山半面。巉然已落我眼中。 仲和
举手向余曰是清凉也。自下望之。得无有仰弥高之叹乎。余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人患不进耳。我未见力不足者 …… (第 433H 页)
经其西。即太白黄池之下流也。水落石出。晴沙练布。两岸层壁。紫翠交映。行人两两。如自画图中来。余喜甚属 仲和
吟诗。仍唱清凉歌一阕。下堆沿溪而进。语及前路险夷。周卿曰此路昔甚崎岖。行者多病之。郑巡使益河罢一县民 …… (第 433L 页)
已久。破垣荒墟。芜没秋草中。独矮松赘牙屈曲。樛枝下垂。盘如张盖。蜿如纠鳞。枝间挂亭扁。且将朽废。余谓 仲和
曰退陶先生酷爱此间山水。凡其一草一木。皆衣袂宠光。况奇崛清爽如是松者。经得几番憩茇也。今任其摧伤而莫 …… (第 433L 页)
轇轕阴翳。往往枫林夹路。红叶新濯。真绝致也。至普门庵下。息脚林端。时见怪鸟惊号。晚风凄清。木叶交下。 仲和
为之歌落叶秋声之曲。有山路欲掩之语。余曰善哉歌乎。缓而不迫。有隐恶扬善之意。信君子之语也。交臂前进。 …… (第 434H 页)
庵亦如之。横度石栈。入莲台寺止宿。金道彦宗德踏祝融峰来。说祝融奇胜。请以明日同游。少焉月出擎日峰外。 仲和
曰月上矣。盍出而玩之。遂与诸人出钟阁临月台。天无点云。洞宇空寂。奇峰立立。竞秀空外。岚光熹微。霜风凄 (第 434H 页)
冷。恍若身在广寒宫中。 仲和
顾而乐之。促余歌诗。余曰吾于诗律。素不闲习。然值此奇胜。岂容无一语。遂吟数首诗。继以 …… (第 434H 页)
清凉乎。彼哉金生。又奚足为玆山之轻重哉。虽然此可与知者道。不足与尔僧说也。风穴在克一庵后极险倾。余与 仲和
先登。国宾汝望诸人后之。旧闻崔仙围棋板在穴口。今无矣。穴甚 …… (第 434L 页)
古伤今。令人感慨不歇。次松斋韵。寻上清凉庵。庵亦无僧。前有岩台极爽朗。慎斋诗所云他年唤作景游台者也。 仲和
曰吾闻清凉奇胜。尽在白云满月两庵。盍往观焉。余从之。又取路御风台。披林觅路。上 …… (第 435H 页)
群山中。偃蹇似巨人。清高似廉士。体势之奇壮则有若猛将劲卒。执戈上刃。踊跃奋迅而出。凛乎不可犯也。将下 仲和
促之。余曰古人云游山如读书。游山而不知探胜。 …… (第 435L 页)
非此之谓乎。乃回步下莲台寺少歇。别诸衲出洞门。余与 仲和
分溪岩而坐。玩游鯈濯清流。 (第 436L 页)
仲和
放清歌数曲。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使人襟怀爽朗。忧乐都忘。不知世累之汩吾真而乱吾思也。是行欲沿江下孤山 (第 436L 页)
。逶历丹砂而还。同行多不应遂止。吟诗以遣怀。又踰高里岘。日暮还至温溪。又与 仲和,
正甫。同宿于国宾家。道彦,汝望往越村不果来。清夜呼灯鼎坐。佔阅诗句。得十馀篇。既而出慎斋清凉诗读之。 (第 436L 页)
叹其词气之雄观览之富。而窃恨我辈游历之悤卒。余谓 仲和
曰清凉虽名属福州。而实为宣城之北关。距官廨不五十里。而温溪一洞。正当玆山清淑之气。故松斋以下诸公率皆 …… (第 436L 页)
。而玆山清淑之气。为之毓精贮祥。坱圠肸蚃。而先生得以胎降于温溪。先生尝曰清凉是吾家之山。不其信然欤。 仲和
曰地灵之说似也。若以清凉一山。论吾人为学。亦有可言者乎。余曰挹千峰之秀色。吸万壑之清风。则懦夫可使立 …… (第 436L 页)
光风霁月。净无氛埃者。此非君子之襟怀乎。兼此数者而有之者。惟我老先生是已。 仲和
曰今子之所愿者。于斯数者何居焉。余谢曰咄。若余者何足算也。小少愚庸。长益卤莽。尘臼多累。光阴虚抛。方 …… (第 437H 页)
将荡涤其尘埃。振发其颓塌。寻求诸老先生之遗风。而不直为游观而止者。是余之志愿也。余所否者。有如此山。 仲和
曰得。遂并记之。以为清凉录。
  
题权子刚清凉录后(姜再恒)
 余年廿二三时。尝一入清凉。其时余年 (第 437H 页)